在鸿蒙智行“界”品牌的最后一个名额花落上汽集团“尚界”之后,广汽集团与华为的合作充满了不确定性,而随着原广汽传祺副总经理刘嘉铭调任启境汽车首席执行官,双方的合作开始走上快车道。
在中国车市无不谈华为的背景下,广汽集团重启了与华为的合作,从华望汽车成立到启境品牌亮相,而三年“番禺行动”重塑埃安和传祺两大自主品牌的规划也随之发生重大调整。
启境能否复兴广汽集团自主品牌的辉煌,还有待时间检验,但当下就要力挽狂澜,在内卷的市场夹缝中寻找突破点,而这不是仅凭华为这个救兵就能做到的。
戴着华为光环的鸿蒙智行,其辉煌战绩有两大亮点,一个是问界的横空出世,另一个就是余承东亲自下场带货,而启境背靠广汽集团,显然不是赛力斯那样需要华为深度介入的车企,其模式更接近长安阿维塔,或者曾经的广汽蔚来。
从智界、享界到尚界,“后界们”都期待复制问界的成功经验,只可惜,在整个市场随处可见都是华为鸿蒙座舱和华为乾崑的背景下,再也不会第二个问界,也再也回不到那个只需要亮出华为名片就能大卖的美好日子。
鸿蒙智行的冰火两重天困境,启境也无法躲避,新任首席执行官刘嘉铭对此应有切身体会,因为传祺向往系列就是广汽集团与华为深度合作的其中一个成果,更何况启境必须更多依靠自身力量,因为余承东已经无暇分身。
广汽集团对刘嘉铭的任命公告中提到,他在广汽丰田期间曾主导汉兰达、凯美瑞等明星产品的企划工作,并在销售领域推行“构造改革”。我们也查到,刘嘉铭2014年至2017年就职于广汽丰田,担任规划领域的管理职务。
与丰田这一全球汽车销量第一车企的合作经历,无疑有助于刘嘉铭更好地协同华为这一智能生态伙伴,但启境注定无法成为第二个问界,或许应该成为第二个广汽丰田。
成立于2006年的广汽丰田,如今已成为合资车企第一梯队,并借助铂智3X、凯美瑞和赛那等明星车型,成为中国汽车市场风光无限的传统车企之一,这背后是丰田制造与中国科技的融合,更是广汽丰田对市场发展趋势和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控。
启境要打响头炮,无法直接套用传祺、埃安和华为的经验,还要警惕成为第二个不温不火的长安阿维塔,因为其所依赖的传统造车经验、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和华为智能,几乎已经是行业标配。
对于启境来说,如果不能突破行业一流水平的制约,就要把每一步都做到极致,以赢得市场成功的入场资格。
以广汽昊铂和传祺向往为核心,广汽集团近年来努力在高端豪华市场取得突破,如今这个重任落在了华为赋能之下的启境。
然而,当我们看回中国高端豪华汽车市场的发展,除了宝马、奔驰和奥迪等老三样之外,凯迪拉克、林肯和英菲尼迪等豪华品牌的国产化都陷入了重重困境,而广汽丰田则成功打造了凯美瑞、汉兰达和赛那三大高端车型,成为合资汽车市场的定海神针。
启境要跳出埃安和传祺的发展框架,更要远离当下自主高端豪华品牌的内卷,比起华为和新势力的跨界经验,广汽丰田近几年的蜕变历史更加值得好好研究,它早已超越了简单的“广汽+丰田”模式,形成了独具特色的“广丰”体系竞争力。
从第9代凯美瑞开始,广汽丰田坚守丰田全球车的全面油电混动化,并全面发力智能化,不仅引进了全新2.0L混动系统,更为中国用户重新设计了智能座舱,广汽丰田成功融合了丰田的全球体系优势与中国市场的科技生态。
引进全球车和本土化研发并行,在凯美瑞、汉兰达、赛那和锋兰达等四款全球车的焕新发布会上,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汽车的升级,而是广汽丰田紧跟中国市场的节奏以及满足用户需求的诚意和决心。
摆在启境面前,是广汽的造车经验和华为的智能生态,但两者无法直接成就一个全新的品牌,尤其是当下汽车产品极尽丰富引发了市场内卷。
是寻找新的细分市场,满足特定人群的需求,还是将造车全生态,包括品牌形象、产品质量、产品设计、智能和服务做到均衡而极致,启境必须回答这个问题,而这个问题目前没有现成的答案,但,启境不做第二个广汽或者问界,而是只做第一个自己。
放弃成为第二个问界的想法,避免成为阿维塔和广汽蔚来第二,成为第二个广汽丰田才是启境的正道,对于启境汽车而言,这是一件正确而艰难的事情,但就连广汽丰田都有勇气不断突破合资车企的不可能,启境更不应该畏首畏尾。
华望已经规划了代号为F03和F05的两款新能源车型,广汽埃安也为启境这两款车型改造生产线,轻资产、没有独立造车资质的启境,究竟会挂上“广汽埃安”,还是“广汽集团”的名号,或许启境最终应该以“广州汽车”的名号面向市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