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国汽车出口量第一和中国SUV全球销量冠军的助攻下,尹同跃放出狠话,宣布奇瑞2025年要跻身全球十大车企,这将是比亚迪之后的第二个中国汽车品牌。
奇瑞2025年上半年销量126万辆,下半年销量目标为200万辆,以326万辆产销量成为全球十大车企之一,这只是尹同跃给全球化奇瑞设定的一个小目标。
以风云A9L开端,奇瑞下半年将迎来旗舰车型的密集上市期,包括风云T11、捷途纵横700、风云轻越野车和风云纯电E系列等等。
阻挡奇瑞进军全球前十的竞争对手并不多!
2024年全球排名第8位和第9位的本田和日产,全年销量分别为380万辆和334万辆,随着中国市场销量持续下跌,其2025年全球销量规模也有望进一步缩减,而第十位则是合并计入沃尔沃和宝腾全球销量的吉利,全年销量为333万辆,奇瑞可以说是胜券在握。
在奇瑞之外,吉利全球前十的地位也有望在2025年做到实至名归,毕竟吉利三大自主品牌2024年全年销量仅为217万辆。
2025年上半年销量达到140万辆,同比增长47%,吉利宣布提高2025年销量目标至300万辆,与奇瑞一同奔着全球十大的称号而来。
银河、极氪和领克三大新能源品牌同步发力,李书福的汽车帝国有望再创辉煌,他的目标早已瞄准全球前五。
2025年全球汽车市场的精彩故事,已经不是丰田和大众的冠军之争,也不是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拉锯战,而是奇瑞和吉利联手取代本田和日产两大日系汽车跻身全球前十,以此宣告中国汽车的全面崛起。
或许让人意外的是,比亚迪、奇瑞和吉利对跨国车企的超越,并不是发生在海外市场,而是中国这个全球最大单一市场。
然而,奇瑞的崛起对于中国汽车而言意义更加重大。
随着自主车企崛起,全国道路随处可见的比亚迪和吉利等自主品牌,但奇瑞车却相对少见,这是因为其近一半销量来自全球各个市场,是中国最具全球化的车企之一。
与此同时,在电动智能汽车市场后来居上的奇瑞,近一两年间密集发布了C-DM鲲鹏动力以及猎鹰智驾技术,捷途山海新能源系列和iCAR品牌备受市场欢迎,而风云新能源已经从系列产品升级为独立品牌,已经实现了SUV和轿车两大新能源产品布局,纯电动车型下半年也将正式亮相。
尹同跃敢于在内卷白热化的2025年宣布冲击全球前十,因为奇瑞已经连续多年实现燃油车和新能源车,出口市场和国内市场双增长,是中国车企的唯一。
电动智能汽车已经成为中国用户购车的主流选择,中国主流车企也顺势而为,以自建工厂、整车出口和海外合资等不同方式,更全面、更快速进入海外市场,在欧美日等跨国车企的主场市场之外,从东南亚、中东到南美等新兴市场,中国汽车将以铺天盖地之势横扫跨国车企。
深耕海外市场多年,从品牌影响力、市场运营和全球布局等方面来看,奇瑞已经与本田和日产等跨国车企站在了同一水平,并正在重现韩国现代-起亚集团超越日系汽车和美系汽车的历史。
在电动智能汽车主打高端豪华市场的当下,自主传统汽车品牌已经在中国市场完成了对通用、本田和日产等传统强势合资车企的超越,并一步步超越其全球地位。
上汽通用、日产中国和本田中国,2025年上半年销量分别为24万辆、27万辆和31万辆,已经被比亚迪、奇瑞和吉利远远抛在身后。
在2024年全球销量榜单中,摆在比亚迪面前的只有丰田、大众、现代-起亚和Stellantis,而其他如通用、福特和本田等跨国车企,已经没有机会再与中国车企竞争,这是比亚迪已经验证过的现实命题,而继续追赶上来的中国车企不止奇瑞和吉利,还有长安和上汽。
更为重要的是,奇瑞和吉利在2025年对全球十大汽车位置发起的挑战,并不是简单的销量之争,而是在电动化和智能化等自研技术的全面突破,借此摆脱了燃油车时代的限制,也成为他们加速走进全球市场的底气。
无论是奇瑞风云还是吉利银河,突破市场的先锋依旧是以燃油动力为主的插电混动技术,而不是主导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纯电动技术,这也让我们更加看好他们的发展前景。
插电混动技术是全球用户更为熟悉和信任的新能源技术,也具有全球普及的现实基础,因此,奇瑞和吉利新能源的销量增长和市场地位提升,将进一步带来集群效应,引领全球新能源汽车迎来真正的普及时刻。
尹同跃要奇瑞挑战全球十大车企,必定要先过吉利这一关,中国车企内斗不可避免,但全球汽车市场或许将在2025年迎来中国车企三足鼎立的新格局。
作为中国汽车的三大领军人物,王传福、尹同跃和李书福最终还是站在一起,见证中国汽车时代的到来。